社會工作實務與研究學刊 VOL8

作者:許雅婷、熊蕙筠、許雯琪、黃庭偉、陳怡如、岳欣恬、宋賢儀
出版年份:2020年12月
出版: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售價:250元
優惠方式:
1.本會會員可享九折優惠

期刊內容簡介

※實務論著

明倫跨院際癌友營養品提供和社會支持服務方案經驗探討

亞東紀念醫院社會工作室社工師 許雅婷
亞東紀念醫院社會工作室主任 熊蕙筠
亞東紀念醫院社會工作室社工師 許雯琪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生 黃庭偉

明倫跨院際營養社會支持方案自 2012 年與中南部 7-8 家醫院簽約合作,針對治療期的頭頸癌病人提供 7 次營養品領取及提供社會支持、情感支持和衛教認知訊息。

本研究以 2014 至 2016 年 1028 份個案服務紀錄、各合約醫院方案年度工作報告及 3 份年度工作討論會議紀錄及 23 份期中查檢表等文件資料,採用內容分析法分析合約醫院其執行過程,萃取出跨院際合作服務經驗。

研究發現執行過程受各醫院工作人員穩定度、營養品提供時機點及執行方式因其在地實際狀況而有不同執行狀況。此外,工作人員分享本方案分梯次領取增加工作人員與病人互動,形成深厚信任關係,以利資源輸送並強化其與在地頭頸癌病友資源連結,亦發揮與醫療團隊間更密切合作之效益。

研究團隊期本方案能為其他社福團體、民間組織帶來拋磚引玉之效,促使工作者為個案帶來更多元的服務。

※研究紀要

長期照顧機構社工員之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之相關性研究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陳怡如 

長期照顧是一種勞務密集的產業,照顧的住民人數眾多,又要面對不同住民及家屬的需求,沈重的工作量會導致工作壓力,因此,社工員之心理健康極需重視。而自我效能是與外在環境、個人能力、成就表現等交互作用而產生的結果,所以自我效能有助於個人在面臨困境和挫折時,提升工作的情緒和績效。若能根本性瞭解社工員內在心理層面,深入體會其在面對工作、人際相處、專業技能困難時的情況,將有助於長照機構對社工員工作職務與內容的規劃與調整。

本研究以郵寄問卷調查方法,以全台「老人長期照護、養護及安養機構工作人員數」為母體清冊,普查長期照顧機構之專職社工員,共計回收 215 份,藉此探究長期照顧機構社工員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長期照顧機構社工員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兩者具有顯著負相關,自我效能感知越佳,工作壓力越小。因此,機構在社工員晉用、培訓與發展、激勵以及維持等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應發展一套完整的自我效能社工員之培力計畫。當社工員有較佳的自我效能知覺時,在長期照護工作上擁有完成目標、解決問題與處理環境的能力,對住民與服務品質有所助益。

※案例報告

醫院志工榮退制度之專案規畫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社會工作室專員 岳欣恬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社會工作室主任 宋賢儀

本專案報告是論述醫院志工管理實務場域中的榮退議題,以筆者所服務的醫院現況而言,志工主要以走動式服務如方向指引或推送輪椅,必須依賴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況。隨著年資及年齡漸長,志工體力逐漸力不從心,但卻因為長年的貢獻與固定習慣而不捨離隊。運用志工大隊人口資料分析、問卷調查等方式,建構兼顧機構及志工個人需求之尊榮退休專案。針對志工進行的 636 份有效問卷,顯示出志工對於退休年齡的想法多元。在參酌全院志工年齡分布,以及近三年離隊/新進志工人數之後,考量機構志工人力之穩定,建議以 80 歲作為鼓勵退休的基準年齡,不以強制為手段,適任服務之志工仍可留任。為達鼓勵效果,本專案分別針對榮退前、榮退時及榮退後提出規畫,榮退前主動關懷輔導高齡志工服務狀況,營造正向氛圍;榮退時頒發感謝狀給年滿 70 歲、服務滿 10 年的志工;榮退後邀請出席志工大會等活動,維繫退休志工的情誼及提供經驗傳承。本專案以服務期滿畢業的正向概念輔導高齡志工,並鼓勵志工主動申請榮退來取代被迫離開的感受,將生活重心轉以照顧自己及關心家人,讓生命的意義持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