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隔代教養家庭之社會工作方案介入成效研究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資深專員 林晉賢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行政處專員 葉素晴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台南市南區分事務所資深社工師 陳姿蓓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約聘社工員 王品雅
本研究以經濟弱勢的隔代教養家庭進行服務方案結果評估研究,研究對象為7位61-70歲祖母/外祖母。研究者從實務場域及檢視個案紀錄後,彙整隔代教養家庭面臨共通性的問題與需求,分別為親職教養議題、身體健康狀況、經濟及就業能力與社會適應及支持,透過生命歷程觀點及自我價值理論,來探究祖父母長期為了承擔家中照顧責任而感到疲憊與壓力。因此期待以七次方案團體活動介入前後,透過有目的的團體經驗與情境,促進研究對象間彼此的互動交流,形成正向支持團體,進而達到自我肯定與建構正向自我價值之目標。
本研究以量化與質性的混合研究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投以羅斯伯自尊感指標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RSE)施測;再以參與觀察法進行團體觀察筆記與紀錄。研究結果與發現:成員在方案團體活動後,自我價值的程度顯著提高、每次活動後填寫回饋滿意度調查問卷,實際整體活動後回饋滿意度達37.37分。質性評估部分以參與觀察法進行評估,結果分為八項,(一)成員敞開心胸與自我揭露;(二)成員享受其中,積極給予彼此支持與鼓勵;(三)成員開始自我接納對於生命歷程的變化;(四)成員開始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五)成員珍惜與重視重要他人、產生互助之行為;(六)找回成員對原本擅長事物的自信與展現;(七)提升成員自我肯定與能力價值;(八)成員肯定自己並期許未來。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運用個案、團體工作方法實行在服務隔代家庭之參考。